特色技艺

时间: 2017-09-14

特色技艺

(一).南京真金线制作工序
    南京传统真金线制作技艺工序复杂,前后经过打纸、做胶、禙金、担金、熏金、砑金、切金、做芯线、搓线、摇线等十几道工序,这其中许多工艺靠师徒相传、口授心传,许多密诀要领都是靠制作过程中口口相传才能领会,靠手把手地实践操作才能掌握这一技艺。
1.打纸

 38 打纸锤

“打纸”是行话,其实就是做纸,做成一种特殊的纸,这种纸既有张力又很薄,使金箔裱上去切成丝与丝线或纱线捻合后,既有韧性又能保持细线的形状,适宜织造的需要。因为这种纸需经过锤子击打,所以被称为打纸。打纸采用的纸张是福建产的马松纸(亦称毛太纸),将马松纸按要求切成长1.4尺、宽3.8寸规格的纸条,一板纸12件,一件98张或100张。打纸前需将纸进行干湿处理,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首先进行“烫胚”(用开水浇纸),一次烫6件,一叠纸200张约需一瓶开水烫,将马松纸码放在长条木板上,烫前需用湿毛巾盖在码松纸上,将开水倒在茶缸里,用茶缸慢慢浇透,接着是“压胚”,用一张倒置的大板凳压在马松纸上,人站上去,人的左右放石头数块或大砖头,以保证一定的重量,将水挤出,人还可在上面轻轻晃动,在晃动下将马松纸里面的水挤掉。接下来是“撕胚”,七、八张一撕,其实就是一揭,接着是“晾胚”,将撕揭下来的纸胚晾在竹竿上,只能阴干,不能在太阳下晒,如有太阳,就要移进室内晾干,晾到不干不湿为止,如果干了纸张间就不能粘合到一起,如果湿了,打纸时就会将纸打烂掉。接下来称着“间胚”,晾好的码松纸,两头干饰不均匀,有的一头湿一头干,这样揭开来,揭成两份,调一个头合上,称着“干搭潮”,可一次“间胚”三千张,间好后,用石头克在(俗语,“压”的意思)上面,将干湿压均匀,要压一夜。接下来“扫边”,因为纸的两头易受风吹,用雾状水将纸的两头喷湿。再下来是“下坛子”,将胚子一折两,码放进坛子里,上面用干麻袋封盖好,封盖一夜,让纸张间干湿继续均匀,一夜后取出,最后再有一道叫着“透胚”,即将纸胚子放在石头上拍 拍打打,让纸张间松活开来,称“醒纸”,这样,按打纸要求的纸就准备好了。

 图39打纸

打纸是在一块大石头上完成的,一般就采用南京当地产的青石,长65厘米、宽23厘米、高40厘米。打纸的锤是用檀树木做成,黄檀最好,白檀次之,锤面的制作是很考究的,做锤流传:“树用边皮木用芯”,用刀将檀树段削刮成七、八个面,大的檀树段可削刮成十二个面,每个面中间部位要有点鼓凸,锤把最好也用檀树的,锤的形状是个推拔状,或者叫着梯形,上大下小,大头八寸直径,最大不能超过一尺,一个锤只能打一尚纸,而且要八个锤面轮换着打,否则,打多了,锤面烧坏了(图38 打纸锤)。过去打纸的人家都有十几把锤,不仅换锤面打,还要换锤打,打前要先砸锤面子,使锤面子上产生热,再上油,即用蘸上香油的布条擦锤面,两张纸条搭头处用锤定一下就可粘在一起了,打纸前还须先定纸,即在纸张四处下锤,使纸固定在石头上,然后用木锤捶打(图39打纸),做成七合纸和二合纸,七合纸即七层纸合在一起,用作扁金线基纸, 二合纸为二层纸叠合,较薄软,用作圆金线基纸。打时两张一打,打纸要按路数一排一排地打,不叮锤、不油锤、不漏锤,宽七锤到边,竖十八锤到头,纸的接头要做到一线边平整,接好接牢,纸有洞要补好,打好后再将两张纸的宽头接起来打,打好的纸放在一起,晚上将打好的纸十张一晾,晾好后一百张一叠,备用。
2.做胶
做胶(亦称做粉),由于黄金的延展性决定了金箔具有柔软的特性,而缺乏坚硬性,故直接将金箔切成丝,一点拉力都没有,直接做成线显然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将金箔裱在纸上,再切成丝,这种情况还有具体的要求,裱在七合纸(即七层纸)上的,切成丝称着扁金,可以直接作为金线使用,而裱在二合纸上,切成丝的还必须与蚕丝线或纱线捻合成金线才能用于织造中。这样,在制作金线的过程中就有将金箔裱在纸上的工艺,裱在纸上所用的胶就有它的特殊要求。

传统做胶的方式比较复杂,原料主要有骨胶、白土、红土、香油。
主要生产工具:舂粉石臼一、舂粉木杵一、陶瓷盆一、竹片一、煨胶锅一、擂油檀树木锤一、火炉一、盘秤一、铁桶一、筛子一、纱布量杯等。

图 40舂粉

  按照老艺人的经验,制作十尚金(一尚金200张金箔)用量的胶约需水2.5升、牛骨胶七两,将牛骨胶用文火慢慢熬化。白土,取自苏州许墅关出产的瓷土,学名高岭土,据称白土具有防腐作用。红土,取自山东淄博出产的矿物质氧化铁铜,红土的作用是衬托金的饱和色。将红土块放在石臼里舂碎(图 40舂粉),用筛子过滤后倒入陶瓷盆里,再倒入菜籽油,菜籽油的使用是取其光泽效用,等油在红土里吃透,用檀树木锤反复揉搓,行话称“擂油”,擂油擂到没有颗粒为止,再兑入红土粉慢慢搅匀,再放熬好的牛骨胶,在盆里吃透,搅拌透没有颗粒,再加入胶水吃透搅拌、揣透,依次反复多次,胶做透如稀饭米汤那样,整个搅和过程大约需经过2—3小时,出现“开窍”最好,所谓“三搓不如一窍”,开窍时用毛台纸隔油,再倒入纱布过滤后即可备用(图41 做胶过程中的擂油)。



 这一成品称“红土”,“白土”做法同做“红土”相同,做“红土”是为了做金线用,做“白土”是为了做银线用。做胶(粉)的标准,艺人们总结出一说写着“挜金”,古代还有写作“压金”的,唐秦韬玉有诗句 “可怜年年压金线”。砑金是将金纸砑出光泽来,工具有木制高架砑金凳一张,凳上立一木框架,中竖一把压杆,称砑杆,杆头嵌个雨花

 石珠头或玉石珠头,称着砑珠(图45 砑珠),砑珠要求光滑呈扁弧状,杆上部加一有圆孔的石盘作压重用,石盘重20斤左右,称着砑砣,凳上斜放一 木板,是用棠梨子(乔木,称白棠或甘棠,实似梨而小,可食,味酸甜)树做成的,称着砑板,砑板上刻有四、五道圆弧槽,供砑珠在上面对金箔抛光,砑金时操作者骑坐在凳子上,左手捏金纸,放在槽口上,右手紧握砑杆,手伸直时,砑杆直对胳肢窝,沿金纸边一珠一珠砑过去,先从边上砑,将边子纸砑平,再从上到下反复砑。砑金板要勤开槽,砑珠要保持平滑、合槽,天气干燥金皮子要润好,不能润过。金皮不能砑坏,砑金杆上坠的砑砣轻重要适中。艺人们总结出来的操作要求是:一珠压一珠走,不要空珠、卯珠,不要回珠,一般23珠到边,砑时金纸一折,先砑半张,砑完一半再砑另半张(图46 砑金)。对砑出 来的金纸要求:不啃、不缺、不油槽、不无珠、不重珠,面头不能空。
3.禙金 

图41 做胶过程中的擂油

做好的胶是供给禙金用的。禙金是将金箔贴在基纸上,是做真金线的关键工序,工具有长条桌、刷纸板、粉碗、小水钵、油纸、排笔、剪箔刀、七合纸(二合纸)、花钳、挂杆等。操作步骤:先将油纸放在刷纸板上,再将七合纸放在油纸上,然后刷一遍胶粉,刷粉从七合纸下笔,一边两排笔,共刷四排笔,不须多刷,这叫“先吃一层粉”,又叫“头交粉”,要求刷粉均匀,粉不堆不垛,纸不刷坏,刷后挂在竹杆上晾一下,让粉吃透。这时可以排列金箔,金线用箔一般为12.7厘米×11厘米,老式为3.8寸×3.6寸,一排七张箔,箔要摆平。排箔用剪箔刀连金箔和衬纸,这样顺序排列才无纸边缝,用花钳夹住连纸箔一张张顺序排列对齐,要领为:“丝线口一线边,不剪,不垛,不罕头。”是指后张箔接前张箔的接 口有一丝线的叠口,边要一条直线,每张箔剪齐口不能多剪,不然金线的长度不足,不垛指不重叠,不罕头指不卷边角。金箔排好后,将晾挂的七合纸(二合纸)取下再放到油纸上 图42禙金用的剪箔刀称“镣剪”

 42禙金用的剪箔刀称“镣剪”

 43 禙金

刷一遍粉,一边一下,八字形刷粉,刷后将油纸翻转,七合纸朝下对准排好的金箔丢下,行话叫“丢金”,再揭起,金箔就全部粘在七合纸上了,这时要查看一下金面, 有漏缺,就用剪下的金箔边头料修补完整,称补金(图42禙金用的剪箔刀称“镣剪”),“大洞大补,小洞小补”,动作要领时哈一口气再补。七合纸与二合纸的禙金方法相同(图43 禙金)。

4.担金 

  44担金

    将禙好金的七合纸或二合纸金面向外挂在竹竿上,一杆10张,二杆为一尚(二尚为一包扁金的量)。这一挂在竹竿上晾干的过程称着“担金”(图44担金)。
5.砑金

 45 砑珠

一说写着“挜金”,古代还有写作“压金”的,唐秦韬玉有诗句“可怜年年压金线”。砑金是将金纸砑出光泽来,工具有木制高架砑金凳一张,凳上立一木框架,中竖一把压杆,称砑杆,杆头嵌个雨花石珠头或玉石珠头,称着砑珠(图45 砑珠),砑珠要求光滑呈扁弧状,杆上部加一有圆孔的石盘作压重用,石盘重20斤左右,称着砑砣,凳上斜放一木板,是用棠梨子(乔木,称白棠或甘棠,实似梨而小,可食,味酸甜)树做成的,称着砑板,砑板上刻有四、五道圆弧槽,供砑珠在上面对金箔抛光,砑金时操作者骑坐在凳子上,左手捏金纸,放在槽口上,右手紧握砑杆,手伸直时,砑杆直对胳肢窝,沿金纸边一珠一珠砑过去,先从边上砑,将边子纸砑平,再从上到下反复砑。砑金板要勤开槽,砑珠要保持平滑、合槽,天气干燥金皮子要润好,不能润过。金皮不能砑坏,砑金杆上坠的砑砣轻重要适中。艺人们总结出来的操作要求是:一珠压一珠走,不要空珠、卯珠,不要回珠,一般23珠到边,砑时金纸一折,先砑半张,砑完一半再砑另半张(图46 砑金)。对砑出来的金纸要求:不啃、不缺、不油槽、不无珠、不重珠,面头不能空。
6.熏金

金线中除了用真金箔做的金线以外,还可以用纯银箔来制作,银箔经过烟熏可以发出金黄的色泽,行称“淡金”。熏金的工具为一熏箱,上面装有一层层抽板,一层板可放三张金纸(指禙好金的纸)。熏前将金纸放入抽板,熏金的材料是用木香配硫磺搅拌均匀,木香与硫磺的配比是根据金线成色需要而定:一般是1钱硫磺1斤木香,将搅拌好的熏料放入熏箱底层,再装一盅酒料,点燃出青烟,一盅酒料发烟过程行称“一淡烟”,可将一箱银箔熏成淡金色(图47 熏金箱)。南京云锦研究所一直喜用这种“一淡烟”金箔做成的金线。熏金要均匀,熏金箱不能透风,风跑进去,箔上会出现一方白一方黑,熏深要一个多小时,一般一个小时,熏浅不足一个小时。还有一种“赤金”,熏的是黑漆嘛唔,也是云锦所要用的金线,有一种“双顶金箔”即金银合起来打的金箔,用在金线上也要熏。
7.切金
切金就是将砑好的金纸切成金线皮子。切金的工具有棠梨树切金板两块,上面一块长80厘米、宽40厘米、厚10厘米,下面的窄一些,艺人总结出棠梨子板用于砑金和切金是最好的材料,换一种任何板材都不能令人满意,长剪刀一把,小铁锤一把,鞋钉一盒(旧时用竹签),蓼叶若干片,蓼叶是供切金用的,蓼叶是本地江边生长的一种芦柴叶,被艺人们称作铁芦,旧时茶叶的包装就用蓼叶,蓼叶还用于斗篷里的衬纸,旧时南京的杂货店里都有卖,跪垫一块,小板凳一张,切金刀一把,重约7斤,长1.2尺,宽1尺。蓼叶铺在下面的切金板上,铺前用木匠用的墨斗弹出八根线条在下面的切金板上,蓼叶盖上时仍能看到切金板两头的墨线,蓼叶的优点是切金时,切出来的金皮子不会挜在切金板上,金皮上面再铺一厘米宽的蓼叶,将芦柴杆截成段,一头削尖成钉状,将蓼叶固定在切金板上,再在上面压一块切金板,上面的切金板被称为“剪子”。

48随着长江边的开垦,蓼叶已不多见,艺人们遂用马粪纸替代蓼叶

切前先备好金纸(含熏过的金纸及药水金纸)两尚42张,将有一线红边和两头红纸边剪掉,将金纸片润好,一张张双折起来,用棉纱头一张张地抹菜籽油,再将金纸片垛起来,切金板铺上蓼叶,金纸片放到蓼叶上,用小芝麻钉钉在金纸片有红粉宽边的地方,另一块切金板将金纸盖上,上下切金板一样齐,切金时左手按住上面切金板,左腿跪在上切金板下部,右腿支在地上,眼睛上下看好,切金时,看着下面切金板上两头的墨线,第一刀切下去后,用切金刀挑移“剪子”(图48随着长江边的开垦,蓼 叶已不多见,艺人们遂用马粪纸替代蓼叶),挑多少全靠艺人的眼力和手感来掌握。因为金纸宽是12厘米,共切240刀,两根墨线距离是1.5厘米,这样每一道要切30刀,可以算出 图48随着长江边的开垦,蓼叶已不多见,艺人们遂用马粪纸替代蓼叶
金线皮子的宽度是0.5毫米,显然是很细的了,这30刀切
下去没有线条可依,全靠艺人手中的本领了。切五刀为一个皮子,两尚金皮一次性切好,用纸捻子将一个个金皮子扎好,细金线23个皮子为一尚,肥金线13个皮子为一尚,二股金线15个皮子为一尚,三股金线13个皮子为一尚,四股金线12个皮子为一尚,五股金线11个皮子为一尚。

图49切金刀

 老艺人们称,过去在金箔金线制作过程的各道工艺中,切金最难,收入也最高,比打箔的工资还要高,切金被称为“硬把子”,做金线关键靠“硬把子”,切金刀也很奇特,(图49切金刀)近似扇形,切金艺人要懂铁匠活,刀由铁匠打,艺人自己给刀开口、沾刀,刀要磨的快、磨的“鏘”,旧时磨刀用城墙砖,刀的内面要求很平,旧时沾刀火不许女人看,不许用女人用过的盆。切金板也得切金人自己刨,切的那一面要求也很平直,所以切金人也要会木工。手握刀的姿势是手脉向前,由于切金刀的手柄很短,只能用两个半手指抓刀,故号称“二指半”执刀,手臂夹紧,切时拳头与手臂几乎成90度,左腿跪下,右脚顶板,切金的动作要求被称着“驰马蹿蹄”,“剪子”移动靠切金刀挑移,不能切到“剪子“上,切时要刀线平直,刀口连贯不留痕,切金不能有连刀块。扁金纸两头各有1寸左右的“面头”边不切断(这样在云锦织造用金线时,金面背面不乱,可减少翻扁金的现象)。而用着圆金线的扁金无须留“面头”,要切断。(图50制作真金线过程中最难的工艺“切金”)

图50制作真金线过程中最难的工艺“切金”

旧时切金的拜师学艺,也拜葛仙翁,家中立一个“葛仙翁之位”,一般学三年,不给工钱,有饭吃,学徒打空刀,夜里三点起来,给师父“拣”头子、“磕”出片子、剪边子。出师称出行,出行要办出行酒,不出行不能独立干,否则师父就将刀拿走。旧社会南京龙潭有金线行业协会,地点
在今进士坊社区的上街头路侧,遇有纠纷,行业协会出面负责解决。
切金工艺的要求:金片子润好,不能润过,金片子润过了,搓出的金线没有光亮,切金皮子不能有连刀,金皮子不能有倒刺钩,皮子不得有花儿,金片子抹油要适中,金皮子宽窄要一致。
8.搓金线
 

图51 圆金线


图52 搓金线

首先要做芯线,切出来的金线皮子还不是金线,七合纸金皮子可以直接入云锦编织,二合纸金皮子还需与芯线捻合才是真正的金线(图51 圆金线)。圆金线是软扁金缠在芯线上做成的,芯线按规格有1-5股,数越大越粗,有棉纱芯线和丝芯线两种,旧时棉纱芯线需经过浸泡、染色、摇纱,把它摇到指定的线框子上。搓线人坐在凳子上,将纱线框子挂在头顶上方,取一线锭子,用于缠绕搓好的金线。金线皮子放在右大腿旁侧,搓时一根根取出,左手捏住芯线,右手将金线皮子上的箔面向外在芯线上缠两圈,右手压锭子圈下的铁条在右大腿侧面上的旧鞋底上一搓,锭子旋转,左手沿芯线上升,金线就随芯线旋转缠卷在芯线上,不断地旋转,不断地上升,金线皮子搓完一根就再续一根,直到搓出两尺长左右圆金线,就可以将线绕在锭子上,再继续搓捻(图52 搓金线)。熟练的搓线艺人线搓得很均匀,盘绕的金线皮子之间有一条细细的逢漏的芯线,行话称“蚂蚁脚”,最能反映搓线的质量(图53 扁金线是不用与纱线、丝线捻合的,直接参与织造),艺人反映,搓线的“阵”很有讲究,“阵”大了,线就绷紧了,在参与的织造中会使工艺品(如云锦、刺绣)收缩,“阵”小了,往往盖不住芯线,影响美观,也是不行的。   
9.摇线

图53 扁金线    

生产工具:木制摇金线架一台,30厘米长竹若子两个,主线300米,套金线竹片架4个,竹筷子一根,小坠砖八个,纸捻子,小板凳。

图 54 摇线

搓好的圆金线,要上摇线机摇成框,以定金线的长度,摇金线架子中间有两排磁钩,一排四个磁钩,将金线锭子上的八根金线头拿上用八个磁钩固定下来,每头长若子用四根金线头按距离固定下来,每次摇八根金线锭子,右手拿竹筷子放在连接主线若子里面摇金线,将300米主线摇完为一个金,每一次摇八个金线,一尚金线能摇十个金线,每天一个艺人要摇十尚金,将摇好的每个金线用纸捻子扎起来。10扎为一包,一股纱圆金线,长度为300米,二股以上,为60米和75米两个规格。检验合格包装入库,供云锦、缂丝等工艺使用。
工艺要求:摇金线前要数主线,数准确,摇金线不堆,不垛,要平整,金线头要接好,金线的颜色要配好,深浅一致,不能有杂色(图 54 摇线)。

图55放大了的法门寺出土蹙金绣中的真金线

    我国目前能见到的金线实物是法门寺出土的金线织物,经科学研究证明,在制作工艺方面,金线是通过把金锤打成金箔,裁成条状,夹芯线,把金箔条缠绕在芯线表面制成;在材质上,打制金箔所用的金并不是纯金,而是金和银的合金,银含量为6%—30%,但大多银含量在15%左右。金线中大多金箔条的宽度在240—800μm之间,极少超过800μm,金箔厚度在2.4—5.8μm之间。缠金线在制作时,大多情况下加有芯线,芯线有单股和双股两种,且以双股居多(注12 杨晓娟:《专家揭秘唐代金线制作工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21日)。

从法门寺出土金线的研究中看出,与南京生产的金线其内涵是一致的(图55放大了的法门寺出土蹙金绣中的真金线)。
(二)孔雀羽线的制作
    吴梅村有诗云:“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装花云灿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是说用孔雀毛或翡翠毛织进锦缎中去作为各种龙凤花纹,孔雀羽织成的服饰称孔雀裘,又称雀金裘,孔雀羽线是鸟羽线中的一种,因为光彩的效果特别强烈,因此获得了独尊的地位。《南史▪文惠诸子》记述文惠皇太子“制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采金翠,过于雉头远矣”。由于孔雀并非中原地区的原生禽鸟,在元代以前,孔雀羽属于很难得到的稀罕材料,因此在很长时间内与之相关的纺织工艺并不流行,到了明清时代,这种以羽绒制作的碧线才得以大放异彩,清初叶梦珠的《阅世编》里,有这样一段话:“今有孔雀毛织入缎内,名曰毛锦,花更华丽,每匹不过十二尺,值银五十余两。”。

图57 搓孔雀羽线

《红楼梦》中有晴雯给宝玉织补“孔雀裘”的故事,江宁织造在制作皇帝龙袍时,需要真金线,有时也需要孔雀羽线,(图56 孔雀羽线)明万历皇帝的定陵中出土了大量帝后服饰,其中有一件万历皇帝的“织金孔雀羽团龙妆花纱织成袍料”,在纱地上织有团龙纹,龙的鳞、爪及头部均用孔雀羽线织成,出土时色彩鲜艳,团龙纹中的龙、云、火珠等则用金线织出轮廊,极富有立体感,并且与孔雀羽线形成金翠交辉的效果。另一件万历皇帝“杏黄地云龙折技花孔雀羽妆花缎织成袍料”,则用片金线和朱红、水粉、宝蓝、浅蓝、月白、明黄、墨绿、果绿、中绿、蓝绿、浅绛、白等十二种彩绒纬丝与孔雀线合织而成。这些袍料来自南京,是南京艺人的杰作。
    孔雀羽线的制作,作为一个行业,历史上归于真金线制作门类,南京也是孔雀羽线的产地,且一直延续到今天。1979年,复制明万历帝龙袍这项工作落到南京云锦研究所,整个工程耗费5年光景,这件龙袍复制品使用的真金线和孔雀羽线,制作单位就是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整个龙袍复制所需孔雀丝线长达300多米。用孔雀羽制成线织入云锦,属于织造的范畴,那么孔雀羽线的制作今天依然归在金银线生产户的名下,现今南京云锦业,需要孔雀羽线也是到南京龙潭金银线厂家购置,由于孔雀羽色泽光亮且永不褪色,一直受到皇家和贵族的喜爱,南京龙潭古镇上有很多老年人会搓孔雀羽线(图57 搓孔雀羽线)。那年南京金线金箔厂为南京云锦研究所提供传统真金线及孔雀羽线而获得年度珍品奖。

(三).材料与工具的改进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南京金线艺人在熏金技艺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使银箔变为金色箔的快捷工艺,叫着“拷金”,它与熏金的区别在熏金是用烟熏,拷金是用药水刷,这种方式制成的金线称着“药水金线”。做药水金线的原料有淡金水、耐晒黄、酒精、虫胶片、丁醇等化工原料,上述原料中,耐晒黄是一种黄色颜料,是使银色生成金色的主要材料,加热能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耐晒和耐热性较好,酒精作为溶剂能将耐晒黄溶解,水不能作为溶剂,因为水会使金皮子上的纸化软,所以不能用水,虫胶片据传是产自云南的一种昆虫分泌物制成的胶片,能在金皮子上起保护膜的作用。制作过程是这样的:按比例将虫胶片和酒精放入缸里浸泡使胶片熔化,再将耐晒黄、丁醇放在另一缸里浸泡融合,等全部溶解化合后,再将虫胶和酒精的溶解液放入丁醇所在的缸里,根据各种颜色的深浅和需要再加入淡金水在一起搅拌,搅拌透后即为“拷金”所需要的药水,操作时要根据金线的颜色需要配药水,刷出来的颜色要一致,不要有花金,不要有杂色,刷过药水的金皮子要摆在炭基火炕上面炕一下,这种方式制出来的金线有深黄、中黄、淡黄、紫古铜色。南京一云锦工艺大师,收藏一上世纪六十年代用药水金线制成的云锦布料包,历经四十余年,云锦上的金线颜色尚未褪去。
金线制作中的“打纸”是项繁复的工序,制作时间长,又受气候温度湿度变化的制约,也耗费体力,南京金线艺人对这道工序进行了革新,对圆芯线的用纸,改用一种高质量的纸张(宣纸类中的一种),不经过打纸,直接参与禙金,已获得成功,但扁金线制作还需进行打纸工序。

图58 切金机

南京金线业的切金老艺人近年相继去世,传统切金艺人寥寥无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线艺人王成自行研究,于1996年成功研制出机械切金工具,所制作金线皆用此机器切金,替代了传统手工切金(图58 切金机)。

 

@2017 中国南京金箔博物馆 版权所有    @南京百事讯技术支持